close

  中新社澳門5月20日電 (記者 王國安)原是一個漁港小鎮的澳門,在經歷了長期的社會變化和經濟轉型之後,如今的漁業狀況如何呢?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,高達8成以上的受訪漁民表示近年漁獲不斷減少,經營漁業困難;七成以上的漁民不希望子女從事捕漁業。
  澳門的漁業傳統源遠流長,在澳門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曾有著重要的地位。上世紀八十年代,澳門仍有800多艘漁船。但如今,澳門漁船總數僅剩下100多艘,漁業輝煌早已不再。
  為充分掌握澳門漁業數據,特區政府去年委托澳門理工學院進行新一輪《澳門漁業發展調查》,在漁民團體的支持和配合下,調查期間成功訪問90艘澳門登記的漁船,約占總數7成,調查範圍主要分為“漁民工作現況”、“漁民對行政當局漁業政策的看法”、“對澳門漁業未來發展的看法”以及“漁民個人數據”四部分。目前,調查工作順利完成並已提交報告。
  調查結果顯示,澳門漁船66%為木質漁船,28%為鋼質,4%為玻璃纖維。有六成七的漁船多在本地附近水域及沿海地方作業,只有三成三是遠洋深海作業;64%漁獲在中國內地出售,27%在澳門本地出售,其餘的則在香港等地出售。
  根據調查,有83%受訪漁民表示近5年漁獲不斷減少;86%受訪漁民認為現今經營漁業困難,普遍認為影響最大的四項因素依次為油價上升、捕魚競爭、聘請工人困難、漁船設備成本上升。
  對於澳門漁業在未來20年的發展,有68%受訪漁民表示不樂觀,但其中“遠洋深海作業”漁船比“沿海作業”及“本地附近水域作業”漁船相對樂觀;78%受訪漁民表示暫時不打算轉業。
  調查還顯示,在有子女的受訪漁民當中,六成漁民的子女沒有從事捕漁業;74%受訪漁民不希望子女從事捕漁業。
  不過,儘管經營困難,但對於特區政府的漁業政策和工作,受訪漁民整體上表示滿意,認為趨向“頗完善”的工作包括“休漁期時間安排”、“行政手續服務水平”、“漁船觀光業計劃”、“休漁期培訓計劃”以及“漁獲檢疫安排”等。
  澳門特區政府多年來一直關註和積極扶助漁業發展,2002年設立漁業咨詢委員會,協助政府制訂及執行促進漁業發展、提高漁業生產力的政策;2007年設立“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”,至今共有147宗成功申請個案,金額近澳門幣4500萬元,有效發揮了扶助漁業發展的作用。
  2009年起,特區政府推出“漁民休漁期培訓計劃”,令漁民善用休漁期,提升競爭力及掌握其它謀生技能,並提供培訓津貼。為減輕漁民經濟壓力,今年的培訓津貼金額調升至澳門幣8000元。特區政府海事及水務局還從2011年起每年贊助及支援澳門漁民互助會舉辦“休漁漁家樂”海上暢游活動,受到公眾的歡迎。(完)  (原標題:澳門漁業調查:漁獲減少成本上升 經營普遍困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34imniw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